漳州小兒郎 國學也瘋狂
2012-02-24 11:14:25 來源:薌城鄉訊報 瀏覽:14297次
在基礎教育過程中,經典誦讀被認為是青少年傳承文化精華、增加知識積累和提高語言水平的必要手段,漳州許多有識之士都認識到這一點。十年來,由薌城實小教師、師院教育系學生、師院教授、農校語文老師、城市職業學院學生、東鋪頭小學等十幾所學校志愿者組成的國學講師團,開辦漳州市公益國學啟蒙班,每周六、周日在市圖書館、南山寺圖書館、文廟等教學點,義務為未成年人講國學。通過“小小百家講壇”、“志愿者小講師”、自己編辦報紙、“國學作文”研究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,引導孩子們在誦讀經典中啟迪心智、滋養心靈和提高素養,讓傳統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“印”在孩子的腦海里,使他們喜歡國學、學習國學、運用國學。 一、開設“小小百家講壇”!皽毓识驴梢詾閹熞印痹趪鴮W的勉勵下,國學班的孩子們個個自信滿滿,上臺發言聲音響亮、神情自若,成為“志愿者講師”。作為一名“小講師”,他們還可以得到老師獎勵的“志愿者講師”級別證書。公益活動還使他們學會贈與,學會善良,學會分享。每一個孩子都表示愿意在長大后回來給國學班的學弟學妹上“十節公益國學課”。 二、深入淺出,通俗易懂。 國學班所上的課是關于《論語》、《弟子規》、《三字經》、《朱子治家格言》、《菜根譚》、《易經》、《三十六計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三國演義》等經典國學知識,不要求孩子們死記硬背,而是選取自己理解的某一句話,加上自己身邊的例子或者自己親身感受來講授,所以通俗易懂,聽眾喜歡,連大人們都嘖嘖稱贊。 三、自編國學班報紙。把“志愿者小講師”講課的內容編進報紙,從而鼓勵他們,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成就!昂⒆拥膶W習成果在報紙上得到反映,就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國學的熱情,有助于孩子們培養自信、自尊、自愛的良好心理品質!睂W生家長林阿嬌對國學班自己編辦報紙大加贊賞。 四、開展“國學作文”研究。志愿者老師主要給孩子們講解國學經典怎樣與作文相結合,讓國學在運用中富有生機活力,真正讓孩子們喜歡上國學。師生一起研究國學在作文中的運用,做課題“國學作文”研究。老師給孩子頒發課題研究的“研究生”等級證書,鼓勵孩子們朝著確定的目標前進。正如老子《道德經》里說的“知止而后又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! 五、推薦參加作文比賽!爸驹刚咝≈v師”們平時講授的雖然只是一個片段,但是只要補上開頭結尾,就是一篇篇好文章。在訓練中,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運用國學的思維習慣,作文競賽屢次獲重量級大獎:2009年,漳州一中分校初一的陳嘯鵬獲全國“魯迅青少年文學獎”二等獎;2010年漳州一中分校初二的將澤芳獲全國“魯迅青少年文學獎”三等獎;2011年漳州市實驗小學六年級藍鈺燕獲全國“魯迅青少年文學獎”優秀獎,薌城實驗小學三年級周耀銘獲全國“魯迅青少年文學獎”一等獎,薌城實驗小學二年級蔡遠祺獲“全球華人作文比賽二等獎”等等。 “開辦國學班,有助于孩子們了解祖國博大精深的國學經典,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,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;有助于中小學的銜接工作,孩子們對古文語感的積累,上中學學古文時就會覺得熟悉,不會有排斥感。為了下一代傳承好中華文化,我們將持之以恒地辦下去!边@是國學班鄭老師的莊嚴承諾。是的,傳承中華傳統文化,不僅需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作用,更需要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,有許許多多向他們一樣有專長的志愿朋友的關心,我們就能更好達到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的目的,讓未成年人真正做到尊重傳統、繼承和弘揚傳統,做一個有道德的人。 ●張新明
|
|